
*****************
名導陳凱歌新作「趙氏孤兒」,取自春秋時代下宮之難的歷史故事,講述一段奪權、母愛、忠誠、與復仇的精彩故事。剛查了維基百科,發現原來下宮之難還分成《史記》跟《左傳》版本,史記版上演王子復仇,左傳版則來個紅杏大牆,兩個版本的參與人物、過程截然不同,學者考證結果是左傳版本可能較貼近歷史真相,但就戲劇的豐富性及教化意義來看,不難理解為何史記版會被廣為改編。
故事講述權臣屠岸賈滅趙氏一門時,趙朔妻子莊姬犧牲自己保全兒子,一方面是出於身為母親的堅毅,另一方面更是基於中國人慎終追遠的觀念要保存趙家最後一滴血脈,於是她對程嬰說:「帶他走,好好扶養他長大。不要告訴他仇人是誰,讓他過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就好。」只是程嬰有違故人所託,將趙孤當作復仇的棋子,最後也讓自己陷入兩難的抉擇-如果還能再選擇,我相信程嬰絕對會忠於莊姬所請,不管自己過得再不堪,都不會將仇恨教給下一代-因為趙家的孤兒,確實就是程家的兒子,為人父母者,怎麼可能、又怎麼可以親手把孩子推進復仇的深淵而樂於其中!!

本片大牌雲集,但因為講故事的角度讓大腕葛優幾近成了獨角戲,從年輕演到老、從喜演到悲貫穿了整部電影,看似有點單調的情節發展,卻在戲精葛優精湛的內斂詮釋下,讓程嬰的心路歷程格外動人。更甚者應該說,就因為有了葛優撐起了大場,才能讓整部電影不致流於乏味。

因為宗教、文化的關係,中國人非常注重要有兒子送終這件事,所以罵人絕子絕孫是相當狠毒的詛咒,電影裡屠岸賈殺趙氏一門剷除敵人為求心安,但如此罪孽又怎麼能真的換到心安二字呢?!於是我們看到屠岸賈終日不安,對於人性更是猜忌,甚至教趙孤千萬不要相信任何人。只是人最終不是草木,屠岸賈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渴望別人的溫暖,在與趙孤相處的過程中動了真心,於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心軟,最終也死在自己的仁慈之下。
就人物性格與轉變來看,屠岸賈是個讓人又恨又愛、又敬又畏的角色。梅蘭芳裡的十三燕,王學圻出鏡不多,但用平淡的口吻道盡繁華落盡的寂寥,讓人印象十分深刻;「趙氏孤兒」裡的屠岸賈,王學圻戲份之多、之重幾乎也是貫穿整部電影,但在霸氣凌厲之餘卻無法讓人感動。當然猜疑、殘暴的角色性格不討喜會影響觀者,不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屠岸賈前後情緒轉化的拿捏上不夠精準,與同樣富有內心戲又詮釋精湛的葛優相較,顯然遜色一截。

電影預告:
不負責任的推薦指數: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