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展覽] 土地銀行行史室-金庫展示區

【土地銀行行史室】
道盡了我們熟悉的土地銀行的「前世與今生」,
甚至開放早期金庫給民眾參觀。


金庫的大門,看起來真是機關重重啊!
進入金庫內部了,
 比我想像中要陽春許多的金庫規劃。
 有閃閃發亮的金條!
明知道是假的,還是讓人很想要搬回家。(笑)
銀子耶!
這到底是啥年代啊?
還是很想要搬回家好好研究一番。(笑)
有金、有銀,
美金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貨幣。
趕快把布袋拿來吧!
 難道是傳說中的聚寶盆嗎?
上了封條的超陽春保險箱。
 

 總不能一直想著要把錢搬回家,
還是要得到「知識」-這才是真正能帶回家的東西!
日治時代的帳本(?)
台灣光復前、後的土地相關紀錄。
赫然發現「懸案」!
很好奇這些懸案到現代都還是懸案嗎?

其實我不太懂,
(上圖)最右邊的那本「民國25年的收租…」的內容?
是紀錄大陸時期的土地資料?
還是抄錄光復前台灣的土地資料?
我猜,後者的機率比較大(?)
上了二樓
隨著時代推移,保險箱明顯看起來高檔許多。
我很好奇這台機器到底是啥?
求高手賜教!
應該是早年的錄音機吧(?)
昭和17年(民國31年,台灣還是日本殖民時期)的「戰時報國債券」。
(順道一提,民國34年下旬台灣光復)
大家都曾在歷史課本上讀過,
臺灣光復之後實行一連串的土地改革:
 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

但我知道也僅止於口號,
還是頭一次看到公地放領時期的資料。
以前真的很愛發債券!
連「甘藷折付現金券」這種名目都有,太帥了!

我想,甘藷折付現金券應該是當年國民政府沒錢,
所以印這種債券先跟農民收購甘藷,
等到將來政府有錢了,農民再憑此券跟政府換現金,
目的應該是週轉跟紓困吧(?)
(以上是我猜的,有錯的話,請指正。謝謝!)

話說,
我覺得行史室的史料豐富,尤其很多債券很有趣,
但是簡介做的好少喔, 真的有點可惜!
早期的存摺,
看樣子應該是手寫的。
早年政府為了籌錢真的無所不用其極耶!

「有獎儲蓄券」應該可以想成是現在公益彩券的進化優惠版吧(?)
二者同樣是射悻性活動,
「有獎儲蓄券」卻兼具儲蓄還本的概念。
政府在充實國庫的同時,
給了市井小民發財夢,也保障了人民的財產權,
全面降低風險下更能提昇(有閒錢的)民眾購買意願。
看得出來當年政府缺很大,但對於國家經濟遠景是樂觀的。
我必須承認,我對於這上面的貨幣樣式有印象。

我記得小時候,我爸過年時就是包10張10元紙鈔的紅包給我,
因為摸起來厚厚一疊,
所以我就好傻、好天真的覺得我很富有!(苦笑)
這堆的貨幣樣式,我真沒啥印象?

土銀竟然還有鮮奶?
太妙了!
不負責任的推薦指數:8

備註:【回參觀台博館彙整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