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

[讀書] 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藍領之家的女兒要脫貧


這是一個藍領階級女兒的脫貧故事,道盡了年輕世代翻轉的努力和困境,不悲情、不控訴,但也不一定勵志,畢竟知識、教育改變得了人生,未必拯救得了人生……

*********************************************



工作日的午休時間,短暫卻珍貴。我吃著我的便當,隨意的瀏覽FB,看到了玩太Bar【台灣慣老闆的幹話語錄】活動上約3分半的影片-佔據螢幕畫面2分之1的大隻女孩,戲謔的暢談著她在職場上遇到奇葩(卻不少數的)老闆,還有她對於奇葩老闆的批判與建議,深深的引起了我的共鳴與好奇。我吃完便當、收好餐盒,緊接著在博客來網站上,迅速訂購了這個很有想法的女子的新作《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

因為訂購之前,我沒有仔細的閱讀簡介(因為午休已經快結束了),所以在收到書前,我誤以為這是一本有「毒到」見解女孩在職場上「向上管理」的書籍,後來在拿到書、看了書介後,我才知道這是一本自傳:一位1988年出生、藍領階級女兒脫貧的成長歷程。即便有著訂書的幻想,與實際收到書後認知的巨大反差,但我在翻閱序(尤其作者自序)及目錄後,就因為作者筆鋒下用幽默、樂觀包裝著現實的殘酷與無奈,而深深的陷入了這本書魅力裡。

書中提到「在還不能打工的時候,我就發現,世界上有一些地方會免費送錢給你,只要達成一些簡單的條件,考個前幾名、寫個動人自傳就有好幾千、好幾萬入袋,就這樣,我成了人生劇場的少年編劇,於是,我把自己形容成在貧窮邊緣死命支撐的弱勢家庭裡,奮勇向上的希望種子。……滿足獎學金單位救助世人的想法,符合這個世界對於弱勢家庭的想像,以及,底層孩子所應有的努力與必須經歷的艱難。越苦越好……」(頁157),可能是長期以來的磨練,讓作者培養出流暢的文筆,緊湊的編排,讓讀者在她自身經歷的成長故事裡,看見時間軸推進的過程,有系統的隨著書頁,看著作者的人生故事一段段的躍於紙上。我必須說,看著年紀比我小的作者經歷著與我截然不同的人生,我在驚訝、驚嘆之餘,有些地方(像是反攻大陸)我覺得不可思議到很想問作者:「這是少年編劇為了衝起收視高潮的唬爛吧?」

作者出身勞工家庭,縱使從事土水(從事水泥工程的人)的父親,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賺到了錢,卻因為對於家庭沒有責任感,逼得作者的母親以弱小女子的一肩扛起四個孩子的家計,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作者的弟弟竟然患上腎臟病,必須時常進出醫院,於是其餘三姊妹(包括作者)在小小年紀就被迫從事家務勞動、幫忙打工賺錢,快速的成長到除了要好好照顧自己外,還要照顧不時就住院的家中唯一男丁。這般外人讀來艱困的生長環境,在作者的筆下竟然被描述成了「一家子的南丁格爾」(笑),她們面對現實的困苦與逆境,不以為苦,只是更認真、努力的活在其中。

她寫道小學時,她努力考試考到第二名,好不容易跟母親換了夢想中的昂貴筆,次日帶到學校竟然被老師在不聽她解釋的情況下被認定是小偷,即便後來洗清嫌疑,老師也沒有道歉,甚至被栽贓她是小偷的同學奚落:「不客氣,下次不要用那麼貴的筆,不然很容易被人以為是妳偷的」(頁76)。貧窮,讓作者的童年被貼上標籤,在不情願的情況下體驗社會的殘酷,慶幸的是,作者沒有因此墮落-雖然她立志當黑道,但一直苦無門路(笑)。當然很大一部份要歸功於她那雖然一直辛苦忙碌,卻始終以身作則的苦命母親。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但我想,我們都無法否認,在求學的過程中難免都遇過一兩位像那不分青紅皂白認定作者是小偷,讓人無法解惑,反而更添困惑的老師。成長的路上,我們不渴望會遇到永遠扶持我們的師長,畢竟孩子太多、師長的人數及力量有限,而且很多時候我們必須學著獨自去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困境與挑戰,但我依舊衷心期盼,所有老師,即便不能成為孩子的表率,抑或不能成為孩子的同行者,也不要輕易淪為霸凌孩子的主謀或幫兇!

作者是優秀高學歷分子,她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考試,為自己贏來一張又一張更為耀眼的文憑。但從書中所述,不難發現作者本質上不是一個真心熱愛讀書這檔事的人,因為她的唸書及名列前茅,都是一種「必須」,她必須維持優秀的成績,因為她必須成為弟妹的表率;她必須拿到書卷獎,因為她必須拿到書卷獎的獎金及申請更多的獎學金。教育之於作者,有著更多的「實際價值」-是家裡永遠不夠的錢,以及社會地位的提昇。人,生而絕對不平等,但「教育」讓我們找到了相對平等的方式,而作者的求學故事,就是最好的證明-只是這是一個相對勵志,卻絕對心酸的證明。

作者還很年輕,人生還很漫長,即便她出了書、當了作者,但我想,她還在她自定義成功的路上走著、吃著、苦著、笑著……精彩著!

==================================================

不負責任的推薦指數:7.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